(河北4日综合电)中国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成功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电脑原型机“九章”。

根据现有理论,在“高斯玻色取样”任务中,“九章”一分钟完成的任务,超级电脑需要1亿年。

据报道,这个研究团队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、陆朝阳教授等组成。

陆朝阳告诉中新社,“九章”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“高斯玻色取样”任务的快速求解。

根据目前最优的经典算法,“九章”对于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电脑“富岳”快100万亿倍,等效地比谷歌去年发布的53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“悬铃木”快100亿倍。

量子计算机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,可望通过特定算法在密码破译、大数据优化、药物分析等方面,相比经典计算机实现指数级别的加速。

当前,研制量子计算机已成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战之一,成为欧美各发达国家角逐的焦点。

据介绍,潘建伟团队一直在光量子信息处理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。该团队于2017年构建了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(ENIAC)的光量子电脑原型机。

此次通过自主研制同时具备高效率、高全同性、极高亮度和大规模扩展能力的量子光源等,成功构建了76个光子100个模式的高斯玻色取样量子计算原型机“九章”。
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说,命名为“九章”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《九章算术》。

相关论文于12月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《科学》(Science)上。《科学》杂志审稿人评价该工作是“一个最先进的实验”“一个重大成就”。

潘建伟希望该研究工作能够激发更多的经典算法模拟方面的工作,也预计将来会有提升的空间。

他认为,量子优越性实验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,而是更快的经典算法和不断提升的量子计算硬件之间的竞争,但最终量子并行性会产生经典计算机无法企及的算力。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