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布城1日讯)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拿督斯里亚历山大南达林奇今天宣布,再增加20种食材列为2021年开斋节统制品,总数增至32种。

“第二期计划为期15天,从5月6日起至5月20日,即开斋节前7天,开斋节当天,以及后7天。”

列为第二期统制品清单的干粮和蔬菜有番茄、红辣椒、进口圆包菜(产自印尼和中国,但不包括北京包菜)、长豆、菜心、黄瓜、豇豆、老姜、椰子(仅限批发)、椰丝(仅限零售)、中国进口洋葱、荷兰进口洋葱,以及中国进口的蒜头、干辣椒、马铃薯和花生。

至于海鲜组别则有冷冻甘望鱼(一公斤8至10条)、 冷冻黄尾鱼(selar,一公斤8至10条)、冷冻吊景鱼(Ikan Selayang,一公斤12至14条),以及甘仔鱼(Ikan Demuduk/Sagai/Cermin/Cupak,仅限沙巴,一公斤3至5条)。

贸消部此前宣布鸡、鸡蛋、牛肉和海鲜4组的12种食材列为2021年开斋节统制品,为期30天,即4月21日至5月20日,以遏止斋戒月和开斋节必需品价格上涨。

南达林奇说,贸消部是根据市场商品价格统计资料和消费者的意见反馈,分阶段推行2021年斋戒月和开斋节价格统制计划。

“推行这项计划旨在稳定佳节关键食材的价格,确保民众能在安宁、喜庆与和谐的氛围中迎接佳节。”

贸消部长提醒,违规商家将受到2011年价格控制及反暴利法令的对付。

商家若售价高于统制品顶价,违规个人可被控上法庭罚款最高10万令吉,或监禁不超过3年,或两者兼施,或缴付最高5万令吉的传票罚款;至于违规公司,则最高罚款50万令吉,或缴付不超过25万令吉的传票罚款。

此外,没有展示统制品粉红价格标签的商家,违规个人可被法庭判处罚款最高一万令吉,或缴付不超过5000令吉的传票罚款;违规公司则罚款最高2万令吉,或缴付最高一万令吉的传票罚款。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