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10日讯)国内出现越来越多送院前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,医学教授认为,这是因变种病毒或导致患者病情很快从第一或第二阶段,恶化到第五阶段;因此她促请政府进行更多基因测序。

马大医学院社会与预防医学系教授梅凤鸣指出,这些被归类为轻微症状的患者,被指示居家隔离;但有者病情突然快速恶化,无法及时获得治疗。

“我们不确定国内的变种病毒株,是否比卫生部通报得更严重,除非展开更多基因测序。”

梅凤鸣接受《中国报》访问时指出,目前只有少过10%样本进行基因测序,而真正良好的比,率应该是30%病例,都进行基因测序。

唯她指出,据了解,有些变种病毒无法透过聚合酶链反应(PCR)检测得出,而这也成为卫生部的新挑战,因一些患者的样本在检测时反应呈阴,但出现冠病的重症症状。

另一方面,梅凤鸣指出,无关感染群的零星病例增加,或是因病毒毒性变得更强和更易传播,而这些患者或是无症状患者,因此无意识地将病毒传播给他人。

她说,唯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进行更多检测,因目前只有10%密切接触者被检测,以及90%潜在确诊者并未被检测;但
他们都在社区走动,而这些人都可能是零星病例的源头。

询及以如今的疫情而言,展开大规模筛检和接种疫苗之间何者更加有效防疫,梅凤鸣回应,短期解决方案是展开大规模筛检,因若加快接种疫苗速度,还是需要至少6到9个月时间控制疫情。

“这6至9个月期间,应该检测出所有确诊病例和将它们隔离,以避免高风险群体的单日新增病例增加,加重医疗系统的负担。”

LEAVE A REPLY

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!
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